第209章 大将军的真实目的终于暴露了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
王牌小说网 >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> 第209章 大将军的真实目的终于暴露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09章 大将军的真实目的终于暴露了

  第209章大将军的真实目的终于暴露了

  “如果是杀我,我肯定会很害怕,甚至憎恨杀我的人,无论他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。”李如寄说道,“如果你跟我说你为了尽早结束战争而杀人,那我肯定是坚持你的,所以伱不必问对错了,因为没有对错。”

  这家伙突然之间这么正经了,李衡颇有几分不习惯。

  李衡当然知晓其中道理,可是并非知晓道理,就能去做,就能做好,就能风轻云淡。

  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份最单纯的信任。

  李如寄的信任,与刘禅和诸葛亮的信任是不一样的。

  李如寄是信任是父亲对子女的关爱,刘禅和诸葛亮则是对李衡能力的信任。

  “好了,我吃饱了,这炖羊肉比之前的更好吃了。”

  当天天黑之前,李衡去拜访了蒋琬,蒋琬顺道着就把董允叫了过来。

  “蒋公、董公,我才德浅薄,自从来到成都,二位帮助过我许多,我铭记于心。”

  董允快人快语道:“你不必担心你升任大将军,我有不服之心,这件事是丞相决定的,其实丞相早在半年前就想做此决定。丞相原本还打算给你一段时间做更多事,以此宽服上下,但当今之世,形势再一次变幻莫测,我们与孙权十几年的联盟关系,他却贸然打破了这种平衡,现在我们内部的改变,已经到了不得不立刻执行的地步了。”

  平时话不多的蒋琬也说道:“我对兵事所知甚少,这方面不能帮助你,大将军职位权重,所牵涉甚广,你现在即将担任这个官职,却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,务必要慎重。”

  “多谢二位!”

  既然蒋琬和董允都表态了,李衡就完全放心了。

  蒋琬所说的慎重,并非让李衡不要得罪旧势力,而是让他在得罪人之前,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,不要让问题极端化。

  否则他这个大将军是做不久的。

  数日之后,刘禅选了一个黄道吉日,公开拜了李衡这个大将军。

  朝野上下,出现了一致的赞同声。

  比想象中的顺利,至少看起来很顺利。

  建兴十四年的最后几天,李衡呈递了大将军府的一批文职名单,刘禅一律都通过了。

  例如以鲁芝为大将军府长史,以赵骧为大将军府从事中郎,以李骧为大将军史。

  其余名额暂未定,李衡也觉得不能一口气提名太多,毕竟刚开始担任。

  李衡提名这些人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。

  鲁芝是魏国投降过来的,这个人有智谋有格局。

  赵骧是天水赵氏的长子,将他提拔上来,无疑对西北的商贸影响会更加稳固。

  李骧则是江州都督李福之子,让他做大将军史,可以建立与江州官僚的亲密关系。

  另外,太府寺、工部皆纳入大将军府管理。

  这个目的是为了让经济输出和军事输出一体化,从而达到高度协同的地步。

  在建兴十四年的年底,季汉从以诸葛亮一人操权柄而事无巨细,转变成丞相与大将军分权而治的格局。

  不过所谓的分权而知,只是表面,其严格来说,诸葛亮一直盯着最高的战略方向,李衡到目前依然是执行者。

  诸葛亮有用一言否决权。

  这是必然的。

  分权而治却也在表面真的运转起来。

  例如以前李衡是没有决策权的,事事都得提报,刘禅若无法做主,就写信给关中。

  诸葛亮亲自审批。

  但现在,李衡手中已经有了决策权,例如新政决策权。

  更重要的是,有了军队指挥权。

  主要是指江州兵马,严格意义来说,永安兵马也并入到大将军府的管辖中。

  另外,李衡还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,提名马颙为侍御史,这个决意被刘禅通过了。

 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?

  因为在建兴十四年结束后的建兴十五年,侍御史马颙上奏了第一份奏疏,建议朝廷严惩谯周案。

  刘禅看到这份奏疏后,知道是李衡授意马颙提的,刘禅假装不知道,然后称赞了一下马颙的刚正直言。

  再然后就公开表示交给大将军处理。

  于是大将军召集幕僚官,以及大理的各个官员,商议了一天一夜,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:谯周等人通敌卖国,证据确凿,立刻斩首示众。

  正月十五一过,谯周、汝南等十三名官员,被押送到成都外的形成,一人来了一刀。

  据说当天正下着寒雨,人头在被淋湿的泥土里打滚,被弄脏的头发包裹住,还被冲进来的野狗叼走了一颗。

  当然,谯周在被杀之前,扬天大骂:“李衡!狗贼!你不得好死!”

  正月十七日,成都《京师日报》的头条通篇都是谯周等人通敌卖国的罪证论述。

  当然,这个时代的老百姓是不太懂卖国和自己有什么关系的。

  所以,在酒楼里说书的先生还特意强调了谯周等人泄露造纸术的危害。

  危害就是曹魏和孙吴会大大减少益州纸张的购买,如此原本大量流入京师的粮食,就会减少。

  这当然会造成粮价的上涨。

  在花了两天时间普及完这件事后,成都街头骂谯周、汝南等人的明显增多。

  甚至在十九日当天,一群人还私自去谯周原来的宅院门口,对着已经被封掉的大门拳打脚踢。

  “非人哉!”

  “汉奸不得好死!”

  “这样的禽兽就不配做大汉的官!好在大将军发现得早!”

  “杀得好!杀得痛快!”

  “……”

  二十日傍晚,大司农孟光到大将军府。

  “下官参见大将军。”孟光行了一个礼。

  “大司农何必如此客气。”李衡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。

  “不知大将军找下官何事?”

  “坐下说,我府上有人从西北弄了一些胡椒,我备了烤羊肉,你尝尝。”

  羊肉端上来,胡椒粉是刚撒的,孟光顿时咽了咽口水。

  孟光也不客气,毕竟之前就跟李衡有些矫情。

  等吃了一半,李衡笑道:“大司农不必着急,我这里今日管够。”

  “大将军找下官到底何事?”

  “我想引荐你做太常。”李衡突然说道。

  孟光怔了怔,诧异道:“大将军为何突然如此?”

  “因为我认为你只是担任大司农,太埋没你的才能,你应该认知太常,太常是九卿之首。”

  “可是杜伯瑜是太常,他一直克忠职守。”

  “你怎么知道他克忠职守呢?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“我有这个想法,但引荐你,需要时间,也需要你自己拿出政绩。”

  其实孟光在官场上混得不咋地,他是正儿八经的荆州派,资历比镡承和杜琼他们都老。

  可是这两个人都在他之上。

  孟光这个人的特点是比较直接。

  孟光叹了口气,说道:“承蒙大将军厚爱,只是事与愿违。”

  “如何说?”

  “我也只能做个大司农,统计每年的税赋、户籍这些,其他的我做不了了,也难以有政绩。”

  李衡故意沉默片刻,突然说道:“如果我们做一次土地改制呢?”

  “土地改制?”

  “就是让地方大族把田交出来,田交出来了,人不就交出来了?”

  孟光摇头道:“哪有那么容易,他们不会交的。”

  “如果我们规定,一亩田交税七成,他们会不会交?”

  孟光愣了一下。

  七成?

  还是你大将军牛逼啊!

  上来直接来七成!

  “他们会反抗,如果强推各郡,各郡反抗!”

  “如果再告诉他们,谁若愿意配合,就能在朝廷这里拿到同等价值的盐引,或者得到商社许可,置办商社,如何?”

  “那也不行,地方上不可能所有大族都这样。”

  “我不需要所有的人,我只需要有一半的人愿意,另一半……”

  “另一半如何?”

  “另一半我会处理。”李衡露出亲切的笑容,洁白的牙齿。

  “但那些天都是他们的私田,自后汉起就没有向朝廷交过税。”

  “那现在我们就变一变,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他们应该向朝廷交税。”

  “这样会不会引起各地的叛乱?”

  “先从巴郡、蜀郡开始,这两个郡,已经有四十多户大族得到了经商许可,他们每天都赚得盆满钵满。”

  孟光却又犹豫起来,这件事阻力极大。

  他说道:“大将军若是想要弱化地方大族,何不用类似推恩令的策略?”

  “我要的不是弱化地方大族,我要的是人,而且短时间内就必须得到!”

  孟光深吸了一口气。

  “这件事如果办成,以后不仅仅是太常,尚书令、司徒都不是问题。”

  “大将军此言当真?”

  “当真!”

  “好!改日早朝,下官来提,兹事体大,能否得到认可,就不是下官能做到的了!”

  二十四日,一大早,天未亮,马颙骑着马抵达皇宫附近,他看到鲁芝,连忙凑过来说道:“鲁公,这几日报纸全部卖完了。”

  “我知道!”

  马颙东看看细看看,然后小声问道:“谯周真的通敌卖国?”

  “真假现在再议还有必要吗?”

  马颙怔了怔,随即点头。

  “不过我还是很惊讶,报纸上刊登什么,那些人就相信什么。”

  鲁芝摇了摇头,说道:“你只需要知道,绝大多数人追求的都不是真相,你现在是侍御史,大将军让你坐这个位置,你尤其要明白这一点,事实有时候一钱不值。”

  “我明白了。”

  “让你送给大司农的物什,你昨日送了吗?”

  “送了!”

  鲁芝说道:“走,今日朝政有更重要的事情,到时候你务必要把话说明白一些。”

  这时,抵达皇宫门口的官员已经很多。

  官员们走进去后,进入皇帝与大臣的议政殿。

  不多时,刘禅便到了。

  群臣礼毕后,刘禅道:“众卿今日可有事启奏?”

  群臣沉默,倒是大司农孟光第一个站出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pxs.cc。王牌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wpx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