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四章:他咬着牙说,很是敬佩_三国:乐善好施荀令君
王牌小说网 > 三国:乐善好施荀令君 > 第五十四章:他咬着牙说,很是敬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十四章:他咬着牙说,很是敬佩

  “不错,将兵力集中,用以守城。”

  “难道,你没有把握可在外战胜董卓军?”徐庶无奈还是问出了口,因为荀潇的打法,太过于保守了。

  全线转为守势,倒是能够众志成城让董卓军没那么容易攻城拔寨。

  可日复一日之后,军心或许会受影响,将士也会动摇。

  起兵举事,拼的就是一鼓作气,可让董卓胆怯,这头一战,可不能如此以守为主,否则真就要被人看穿虚实了。

  也是,文伯没打过仗。

  徐庶此时忽而想到,在军营内,有丰富带兵作战经验的,应当就是关羽而已,从此前商队带随从侍卫打山贼。

  到后来许县附近各处平乱,经验逐步丰富。

  现在也有将军风范,在军中威望渐高。

  而其余之人,都是学识足够,可哪里打过仗,文伯如此小心,也是寻常事,不过在许县之外,还有几名将军。

  “胡轸到许县前,还需过三处驻军之地,为鲍韬、卫兹、曹休把守。”

  “此三处互可相望,彼此驰援,等三将难以阻隔,再退回城中后,胡轸气势已弱,而董卓用兵是为震慑,定然还会急攻城池。”

  “我们等他叫阵,攻坚,待敌疲乏之后,出城迎战。”

  荀潇倒是也没有怪罪徐庶多问,还是很平静的将想法说了出来。

  稳扎稳打而已。

  徐庶也是忽而点头,这是最稳妥的打法了,只怕是诸侯那里不好交代。

  “若是胡轸连前哨的三营都过不来,那么无需我们出手,这功劳去争他做什么?”

  “若是他踏营击破,许县重兵把守还可止住其军势,扼制要道,不至于令他势如破竹。”

  “况且,我也不可能鲍韬三将,他们不是我的兵。”

  驻守在前的军略,是当初和曹操、鲍信设下的。

  此事,荀潇自然是吃着亏的,不过他并没说什么。

  毕竟在军粮军资上已经占了不少便宜,若是连首功都要去争,就有点不厚道了,他是明白人也是生意人,知道交情是一人一步让出来的。

  而非是一寸一尺去抢。

  得寸进尺可不是什么讨人喜欢的性格。

  “文伯之意,我明白了。”

  徐庶从怀中拿出了许多卷宗摆放在案,这是他这段时日一直盘算的如今库存,现在尽数交给荀潇查验。

  等待命令下后,至军营交由郭嘉,再告知关羽去提取资产,精铁全数交由精兵,尽取其材,多多益善。

  而其余的部分,则是用以做箭矢、木弓。

  准备守城。

  “还有一事,曹公来信,诸侯自酸枣会盟之后,要将点将之台,设在许县,虽大军不入,但他们与其亲兵要来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荀潇满脸平静,浑不在意的道:“他们想要看好戏,那就演一场好戏。”

  ……

  三日之内,许县加紧打造军资。

  典韦得信令,至军中挑选精锐死士,以三倍安家费发放,挑胆略过人之辈,跟随其后为死士营。

  以力大、体壮为主,且要会骑马。

  如此多的要求本来极难,即便是选出来了,这些人也不是普通的新丁,几乎都是足以做校吏、百夫、伍长的人。

  是以,最终这支兵马选下来,还是要靠荀潇在乡勇的名声,募到了那些追随的义勇。

  多是乡里出名的义士,在村亭中估计也是刺头,毕竟混这一道图存活的人,没点本事是混不下去的。哪怕是被人当刀用,也得是把刀才行。

  典韦最是懂这种人,他便是这类人中的一把宝刀,现在为荀潇所使,所以放权给他后,先是发了犒赏,而后带人挑选军资。

  每人有两副铠甲,许县四处网络的一千一百多匹马中,足以做战马的良驹大概六百匹,基本上也都先行满足了典韦。

  最终一千三百四十人,各自带三天的干粮趁夜出城,到颍阴一带的山里埋伏等待,典韦是己吾人,熟悉这一带山里的道路,哪怕是不知小路,也可寻迹。

  至于河流所在,小溪水源,更是早已带人打探了不少。

  故而离去后,守城之任就交由了关羽。

  这三日期到。

  诸侯也至了。

  有士人早早到来,荀氏、陈氏、郭氏等颍川望族之中,各有长者到许县来参与,寒门士人同样来往。

  关卡虽知胡轸大军已到,但是却没有封城,车马商道依旧是畅通无阻。

  荀潇率戏志才、徐庶以及县衙内的官吏在门口迎接曹操。

  诸侯定然是在曹操之后到的,因为曹操地位比较奇怪,若是按照董卓的通缉,他现在没有任何官职。

  不过,其余的诸侯、太守,还是默认曹操是荀潇背后的人。

  若是得罪了他,恐怕是得罪许县囤积的荀、曹两人三万兵。

  再加上,鲍信和王匡,似乎都有举荐亲和荀潇的意思,水涨船高之下,曹操也就不得不重视。

  不过在曹操来之前,有一队兵马自城外大道而来,数百骑,加之四五百人,拉了十数车的军资。

  荀潇朝左看了一眼,抬脚走过去迎接。

  他前夜已经收到了军报,知道这是谁人的兵马。

  而且,最近这段时日进驻许县的义士也会增多,倒是不怎么奇怪,毕竟除贼大事,匹夫有责。

  只要不是袁氏大军入驻,荀潇也都不会担忧隐患。

  来人骑着枣红马,略瘦。

  快催几步到荀潇身前,翻身下马对荀潇深深鞠躬。

  “阁下,就是荀文伯荀君?”

  “是。”

  “在下刘备,自平原随公孙将军而来,伯珪在酸枣与诸君汇合,我则先至许县,与君抵御董贼。”

  荀潇眼色一凛,暗暗打量面前此人。

  身板结实,双臂较长,面色严肃坚毅,挺拔如松。

  年岁倒是比荀潇大,胡须浓密而眼眸凝实,眸如鹰目自有神俊,跟随其下马的,是个壮士的猛汉,提一把长矛在手,胡须如钢针一般,随身在侧,不怒自威。

  “刘玄德。”

  荀潇道出了他的名字,“欢迎之至,此番带来多少人?”

  “四百二十七人,”刘备面不改色,并没有因为这点人数而脸红,“人虽少,但肯为大汉舍身杀贼。”

  “而今来此,便是尽听荀军调遣。”

  刘备和荀潇对视了一眼。

  还是斩钉截铁的说出了这句话。

  虽然,他知道荀潇年岁比他小了六七岁。

  “久闻荀军之名,以仁义为立身之本,令人敬佩。”

  他说敬佩的时候,暗中有点咬牙。

  但表情还是很平淡和善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pxs.cc。王牌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wpx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